5月9日-10日, 备受网络安全从业者关注的行业盛典“C3安全峰会”在成都召开。本届C3安全峰会由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等国家网络安全相关主管部门指导,在成都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召开。
以“联动•聚力”为主题,此次峰会紧密契合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量子计算等前沿引领技术和创新技术,联动各方,聚集力量,形成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合力。
作为大数据行业的代表,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越作为专家顾问团成员受邀参加此次峰会并在主论坛发表了“大数据应用发展及数据流通安全”主题演讲。以下为赵越主题演讲的内容节选。

大数据发展 安全是前提
赵越表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数字经济时代。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资料,大数据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要让大数据产业良性、健康、稳定发展,就需要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监管和保障。大数据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核心原则是: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互为因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习总书记对国家数据安全做出了重要指示: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要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给中国大数据发展和数据安全发展指明了方向。
联通大数据 多维度保障信息安全
赵越谈到,多年以来,运营商在大数据产业和数据安全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探索和实践。以中国联通为例,在大数据产业方面拥有丰富的数据源、遍布全球的网络,还有云网数一体的优势资源禀赋;在数据安全防护方面,作为国企,一直承担着国家基础通信保障等国家安全的重任。联通大数据秉承保障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一直以客户为中心,并提供电信级质量保障的安全防护。

关于大数据安全保障的具体措施,赵越认为保障大数据安全有四大关键因素:1、国家可有效监管,2、信息可充分保护,3、数据可安全流通,4、交易可公正互信。根据这四大关键因素,联通大数据和亚信一起提出了大数据流通安全可信解决方案,结合区块链、CPK和可信标识技术,建立了来源合法,流通可靠,交易可信,违法可查的安全可信闭环解决方案。
联通大数据的数据流通安全可信体系主要包括大数据安全区块链平台、用户标识认证系统和数据可信取证系统。通过以上系统,即使在开放网络和应用环境中,也能形成大数据共享和交易的可信闭环,使数据在可辨识,可管理,可控制的体系下安全运行。
大数据安全区块链平台:以数据中心为核心,基于标识密钥系统进行双向认证和加密传输,保证访问安全;为数据来源进行确权登记,建立指纹标签,为任何一个登记数据建立权属查询和认证。数据交付引擎为每一个单元交付数据提供可信交易凭证,保证数据在合约范围内安全流通,可信使用;
用户标识认证系统:所有用户都采用自己唯一的标识证书。接收数据通过加密解密和数字签名技术,避免数据截取,篡改,也具有不可抵赖性;
数据可信取证系统:发现可疑数据及情况后,可在大数据可信取证系统解析的源头和路径,为监管提供可靠证据。

在信息安全保障方面,联通大数据流通安全可信体系架构主要亮点包括:
分布式多中心化区块链架构,有利于监管:监管体系随时可以了解数据分布情况,数据使用情况,数据泄漏趋势和态势,并且可以随时对数据进行控制,限制或者撤回;
创新轻量级协议,将现有认证交易性能提升数倍:由于标识的绑定和路径标识非常轻便,可以不依赖于外部数据库,运算效率高;
全生命周期全闭环的安全控制,确保数据共享安全:数据标识绑定,使标识不易解绑;
领先的数据溯源算法,对数据流通追踪溯源:多种溯源算法和组合算法,可以有效标记数据的源头和跟踪数据路径;
不改变原有业务逻辑和平台结构,实现快速部署快速生效:可以在现有数据交付系统中,加入标识服务和溯源服务,成为完整可信体系。

赵越还介绍了联通大数据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政务、交通、旅游、城市治理等方面进行赋能,践行国家的“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实践及案例。
赵越最后总结到:“大数据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运筹帷幄,也离不开在座各位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实践和共同协作。正如本次大会的主题,我们需要联动聚力,我们也需要彼此赋能。联通大数据有限公司愿与各方携手推动数字中国的安全健康发展!”